稿件来源:《中国煤炭报》3月14日4版
用时5年,ag贵宾会峰峰集团九龙矿打通资源壁垒
相向贯通巷道5.3公里,连成一个大采区
前不久,用时5年、相向掘进总进尺5347.1米的特大型贯通工程在ag贵宾会峰峰集团九龙矿精准完工。该工程将该矿南三采区南部边界F1-1断层以南区域和南二下部区域合并为1个新的采区,预计可规划8个采煤工作面。
被逼上马的工程
峰峰集团是ag贵宾会集团大精煤战略的承接主体。九龙矿是主力生产矿井,采用南北双翼开采布局。
北翼各采区煤炭灰分低,粘结指数高,属于极难入洗原煤。南翼各采区煤炭灰分高,粘结指数低,相对容易入洗。
“九龙矿始终沿用南北翼配煤的入洗方案,不仅降低了原煤粘结指数,还能提高精煤回收率。”彼时,该矿总工程师李大屯已经感到来自南翼采掘接续带来的压力,“随着南一采区开采结束、南二采区煤炭资源赋存锐减,会直接影响原有配煤入洗方案。”
怎么办?到更远的南翼三采区找煤增量便摆上日程。
“与其费力费神寻找零星工作面,不如把南二、南三地区直接联通为一个大的采煤区。”时任九龙矿矿长史泽坡提出方案。
史泽坡进一步阐释,如果采用相向掘进、使南二下部探巷与南三地质勘查巷贯通,便可实现2条巷道由地质勘查向服务生产的转变,理论上可规划增加8个采煤工作面。
为此,九龙矿成立了以矿长、党委书记任组长,总工程师、专业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,负责贯通工作指挥、协调;成立了以矿技术科和施工单位为主,负责巷道设计测绘和施工作业的攻坚小组;制定《九龙矿南二下部采区探巷与南翼地质勘查巷测量贯通设计方案》,并结合实际多次改进、修改完善。
尝试掘进新工艺
工程量大、单班限员、人员紧张,且缺少勘探钻孔、地质资料不全……直接带来各种施工困难。
九龙矿副矿长杨永迁体会深刻:“工程先后交由峰峰集团纵横公司,九龙矿开拓区、掘进区等6支队伍掘进施工,管理理念、施工工艺差异,导致前期施工误差明显。”
“该地区地质勘探程度较低,加之缺少可靠的地质资料,只能采取掘进南三地质勘查巷、南二下部探巷探查地质情况,补充地质资料的措施。”同样为施工苦恼的,还有该矿技术科科长代卫林,“因为只具备全站仪、水准仪等基础、常规测绘仪器,只能采取人工反复测量来保证掘进精度。”
李大屯担心的不止于此:“地区拐点多、坡度变化大,还需根据拐线长短选择合适皮带、刮板输送机等设备,由此带来的检修维护工作量不容小觑。此外,长时间、长距离施工导致巷道收缩变形等也会影响矿井生产节奏。”
变化始于3年前。为规避误揭构造和煤层,九龙矿每天打设3个超前探孔,保证15米以上的超前距离,探明前方地质情况,并且探索、尝试多次穿层掘进新工艺。
“特别是引进、采用‘280型岩巷综掘机+单轨吊自移式除尘风机+地面集中控制’高效智能掘进生产模式,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。”该矿掘进区1502队队长赵志强说。
为了克服施工队伍频繁更换带来误差增大问题,管技人员严格执行跟班带班制度,积极践行“一线工作法”,靠前指挥,及时、多次对中腰线实施校正。他们狠抓现场安全管理,紧盯现场施工环节,同时实行集中检修、包机负责制等措施,实现减人提效,保证了设备安全运转。
创造6项建矿纪录
临近春节,工程仅剩余最后30米,到了紧要关头。该矿技术副科长郭志刚不敢懈怠,带领技术小组对2条施工巷道分别验证纠偏、测绘高程。
2月18日,距离贯通仅剩6米,技术小组再次进行验证。“越来越近了,能听到对面说话声音了。”掘进机驾驶员柴鹏飞说。2月20日,他操作掘进机用力一击,随着对面岩体的轰然倒塌,巷道顺利贯通。
“经测量,高程偏差为43毫米,中线偏差为323毫米,在高程重要方向上实现了‘偏差最小’。”李大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。
李大屯表示,该工程创造了九龙矿建矿以来6个施工之“最”。掘进施工时间最长,历时5年零20天;掘进施工距离最远,掘进总进尺5347.1米;巷道高低点落差最大,巷道净落差248.2米;巷道拐点最多,整条巷道有17处拐点,累计减少630米掘进进尺;巷道变坡最繁,实施16次坡度调整,最大坡度为上山19度,还做了4次变坡穿层掘进;地质条件最复杂,施工中,共安全揭露断层20余条。
“以此为契机,我们将加大推进项目建设力度,实现资源高效利用。”九龙矿矿长牛清海说。(王海 杜鹏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