稿件来源:河北工人报
打造百年老矿转型升级的新引擎
——冀中股份章村矿2下3103人工干预自动化工作面建设侧记
10月24日下午的章村矿调度室,人头攒动,这是2下3103人工干预自动化工作面开采、沿空留巷技术现场会的实况,监控视屏上,是离地面600多米的深井下,一个面长90-170米、走向长度890米,煤层平均厚度1.6米的薄煤回采工作面。在集控中心,随着操控台的按键启动,几百台回采设备进入顺煤流启车、割煤、推溜、成组移架,乌金滚滚而出……
章村矿是邢台矿区开采历史最久的矿井,长期面临着地质条件复杂、生产效率差等种种难题。一直以来,坚持从装备革新入手,由高档普采升级为综采、变炮掘为机掘、应用SAC电液控制系统……2019年,他们又打造了2下3103人工干预自动化工作面。10月份,综采二队人均工效为16.94吨/工,较2018年提升了58%。
“章村矿煤层厚度最低时不足1米,外加支架的厚度,人员只能蹲着或匍匐作业,一个工作面100多台支架,100多个手把阀组,平均每班移架少则4、5次。现在的工作面,根据工作面条件设定了5个支架为一组自动推移,56个高清摄像头,30多个LED照明灯,外加红外感应装置,远程操控就能采出煤,当然,在工作面有起伏或遭遇断层时,就需要人工辅助,这就是最适合章村矿的自动化回采方式。”扎根一线30多年的章村矿副总工程师贾国平太熟悉脚下这片“黑色”土地,对眼前的变化同样赞叹不已。
“说到变化,留巷作业受到的好评最多。”综采二队队长李有全喜不自胜。自2008年开始应用沿空留巷无煤柱连续开采技术,缓解了生产接替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让章村矿受益颇多。可提到留巷工作真是让人“望而却步”,狭小的作业空间最低仅1.1-1.2米的高度,人工卧底时职工只能先给自己挖个坑,站到坑里干活,他们凭着艰苦奋斗的章煤精神,坚持至今。
“110工法开采机械化沿空留巷技术,将预裂爆破切顶卸压技术与创新的支护、挡矸工艺相结合,巷道顶、底移近量可减少50%-60%,充分降低了巷道变形量。”技术部部长常开志说道。与此同时,采用倒拉式永磁滚筒皮带机和巷道修复机,可将留巷作业人员由30人/天减少到10人/天,工效可提升67%。据计算,如留巷长度为890米,成本较之前可节约225万元。
之前,从事留巷卧底的职工小张,现在已经在学习如何操作巷道修复机。这个又称六轴机器人的设备,可在留巷狭小的空间进行360°旋转无死角作业,“这比之前的人工卧底不知道强多少倍!”小张感慨道。
如此日新月异的变化,并非一朝一夕。受去产能政策影响,2017年,章村矿刚刚走出连续亏损的局面,矿井发展百废待兴。年底,机电专业出身的矿长单福友就大胆提出打造自动化工作面的想法,随之而来的质疑声也颇多,百年老矿资金不足、条件又差、人员被动……各种阻碍接踵而来。
终于,历时一年多的谋划和筹备,2019年,从设计的“一图全覆盖”,到盛夏八月的地面模拟,再到万米运输的连续战斗,章村矿挺过了阵痛期。但井下的设备调试运行才是最难的一道关口。
“为保证集控中心的画面清晰,我们将普通四芯通讯电缆更换成1200米的光纤传输,确保信号准确传输。” 在现场会召开前的一个月里,负责设备调试的机修厂厂长韩章明倍感重任在肩。平日,下井找“症结”,上井商讨解决问题,不仅要把工作做好,更要把紧“钱袋子”,每日下班驱车半小时就能回家的他,一连半个多月未踏进家门一次。
章村矿2下3103人工干预自动化工作面开采、沿空留巷技术现场会的顺利召开,所有为之奋斗的章煤人也深感不辱使命。该工作面的运行,在由以往3班减少为2班生产的同时,每班减少2名作业人员,最大限度减少了工作面作业人员。章煤人,通过“机械化换人,自动化减人”技术,打造百年老矿转型升级的新引擎。
“我们将继续研究完善人工干预自动化工作面建设,并探索掘进机械化的新技术,把职工从高危、恶劣的工作环境和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,最终实现自动化少人开采的目标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会逐渐取消部分工作面的夜班生产。”单福友信心满满地说。
(史玲)